一、拍摄VR全景,首先要关注的是光线问题。怎样利用有限的光线,是室内拍摄极具挑战性的难题。因为室内光源是固定的(补光除外),也是我们无法掌控的。我们唯一能主动利用的,只能从时间段来控制光线的走向与强弱。当然,要是只拍摄此类商业广告片,我觉得其艺术性要求不高,在充分展示室内主要拍摄物品时,尽量多采用顺光或侧顺光拍摄,以保证充足的光源和图片的清晰度就行。要是拍摄室内环境或人文图片,那就要另作考虑。采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应该是最为理想的,但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的情况下,我个人认为必须注意保留图片暗部细节。这时,如果没有外置闪光灯,反光板就是较好的补光工具。
二、其次是光源这个关键因素。上面我也提到,室内光源是固定的,但可以进行补光。一般而言,由于室内外光比反差过大,如果有条件对室内补光,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。但千万别指望把室内的壁灯或日光灯当作光源,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,会让图片中的灯具惨不忍睹。而我在实际操作中,除了有这种不现实的想法外,竟然忘了相机还有内置闪光灯。搞了几年摄影,业务却越来越生疏了。也许平时总自认为是行家,最忌讳用内置闪光灯,久而久之,就忘了有这灯了。至于用内置闪光灯效果如何,虽没试过,但我觉得在这种艺术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应该是很好的自救办法,可最不可原谅自己的是我根本没往这方面想。
三、反射物的利用与避让。我们拍摄室内片时,除非在自己工作室,摄影师对室内物品能了如指掌。但如果在其他地方,室内物品较多时,常常会让摄影师措手不及。特别是像镜子、不锈钢饰物等反射性较强的物品。若视而不见,那会让所有努力前功尽弃。如图三,原本想以前景这个隔断作为构图一部分,没想到隔断中的不锈钢柱却成了图片的败笔。虽然不锈钢柱处理起来看似虚化,但由于反射光太显眼,还是削弱了图片的主题。当然,这些反射物并非百害而无一利。相反,很多作品有了这些反射物,反而相得益彰,比如风光片中的倒影。所以,只要我们能充分利用和避让,有时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。同样是该片,墙上的镜子运用得恰到好处,既拓展了图片的深度,又能最大程度展现房间的空间。
四、拍摄时间的安排。建议最好是夏天早上八点或下午五点左右,冬天早上九点或下午四点左右。这个时间段光比反差小些,光线亮度适中。当然,如果你是初次拍摄或没什么经验,应该把拍摄时间适当放宽,不能急于求成。在拍摄过程中,要一边拍摄,一边慢慢体会、慢慢尝试。
五、其它技术参数。除了注意上述这些问题外,摄影的一些基本技术参数也很重要。特别是这种室内摄影,相对来说要求比较高。比如ISO的设置一般应适当调高些,快门设置曝光时间稍微延长一点,光圈设置不宜过大,多点对焦也是必要的。等等这些技术参数的具体数值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,大家慢慢摸索就能熟练掌握了。另外三脚架也很重要,是必不可少的器材。如果你有快门线之类的,也别舍不得用。